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務院按照黨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部署,就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出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推進。針對現行職稱制度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反映的突出問題,精準施策,把握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特點,分類評價。
企業技術人員如何進行職稱評審?文件要求:探索以專利成果、項目報告、工作總結、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教案、病歷等成果等替代論文要求;注重考核專業技術人才履行崗位職責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增加技術創新、專利、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評價指標的權重,將科研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對專業性很強的企業技術人員職稱誰來評?文件明確: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對專業性強、社會通用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的職稱系列,以及不具備評審能力的單位,依托具備較強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進行職稱評審。
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領導班子認真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回顧6年前協會根據上海市委《上海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行動綱要》,在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指導下,先后三次為協會會員單位技術人員組織職稱評審受到歡迎的情況,大家有信心,以國務院文件為綱,做好會員單位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工作。
食品添加劑是很特殊的一個門類。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化工部將食品添加劑歸屬于化學工業的精細化工類;當時的輕工部將食品添加劑歸屬于食品工業的食品制造類。
學校食品類學科教學,食品添加劑作為《食品化學》一部分;上世紀九十年代,天津輕工業學院編了《食品添加劑》教材,被部分學校使用。食品添加劑在各本科高校教學中,都是被列入選修課程,而食品添加劑教學內容都是介紹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物理、化學性質及使用要求。
中國食品添加劑產業三十多年發展,逐漸形成一個比較完備的產業部門,政府部門對其管理,建立了食品添加劑標準體系和管理體系。由于食品添加劑產業發展太快,教學和科研與企業需求差距太大,出現了食品添加劑產業一線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困難,出現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所說“專業性強、社會通用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的產業領域。
正是因為食品添加劑特殊的專業性,從全國來講,還無法找到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可對食品添加劑產業一線技術人員進行職稱評審。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敢為天下先,勇挑重擔,服務社會、服務產業,承擔食品添加劑產業一線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重任。
協會專家委員會認為:食品添加劑產業一線技術人員必需掌握如下知識:食品添加劑安全性、中國食品添加劑標準體系、中國食品添加劑管理體系、食品添加劑技術。為此,給出如下學習材料:《<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國食品添加劑及配料使用手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相關法規、標準匯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使用指南》、《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規定》、《食品添加劑相關法規補充》。
從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這次職稱評審的基礎知識學習和考試情況來看,已經達到如下目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了企業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為技術人員職稱評審通過的專業技術考試關打下基礎。
通過職稱評審的基礎知識及法規的培訓考試,顯示了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受到企業的歡迎和好評。職稱培訓,還幫助企業解決了一些生產、銷售、開發新品等環節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當食品相關行業協會了解這些情況后,都稱贊我們協會做得好,開了好頭。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鶴富在7月12日市工經聯和協會合辦的第十屆“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劑研討會”上表示:“要做食品添加劑宣傳的形象大使”,這對協會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政府關心行業協會發展,行業協會要加強自身建設,更好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更好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服務。
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產業的發展還會碰到許多困難和瓶頸問題,但食品及相關產業始終是廣大老百姓關心和需要的,也是政府部門十分關注的。只要我們緊跟國家政策,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專家、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是可以推動產業發展,開創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