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園區大會組委會、決策者產業研究院、鳳凰網共同主辦,上海市工業合作協會、決策者集團、鳳凰房產、康威集團承辦的2017中國產業園區大會于11月7日-8日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盛大舉行。大會由決策者集團總經理、園區大會秘書長李慶星主持。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吉鶴立、萬劍嘯兩位副會長作為應邀嘉賓出席大會,分別在會上做“團體標準在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中的促進作用”主題演講和“食品產業供給側改革”前景預測報告。
產業園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體制的一大特色,是國民經濟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等一系列重要使命。舉辦中國產業園區大會,旨在搭建政府、產業園區、產業企業、金融機構、會員企業之間交流合作的橋梁和平臺。只有產業與產業園區合作發展才能有效地推動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作為產業園區行業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產業與園區盛會。本屆大會以“產業的名義”為主題,齊聚產業園區大咖、新興產業領袖以及金融服務機構領導,圍繞脫虛入實打造產業集聚IP園區、新興產業如何對接產業園區、園區金融等熱門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以及交流分享。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是在我黨指導下,由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諾夫婦及愛國人士發起,于1938年8月在武漢成立,國共兩黨高層要員參與組建和領導。國民黨方面蔣介石、孔祥熙、宋美齡等,共產黨方面董必武、林伯渠、鄧穎超以及宋慶齡等都曾擔任領導職務。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是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產物,是中國人民抗日統一戰線的結晶。中國工合通過組織工業生產,謀取國際援助,成為“后方經濟堡壘”,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1951年,中國工合的工作曾一度劃歸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1983年3月,經幾十位工合老同志建議,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批準,正式恢復活動,并于同年11月召開了恢復活動后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全國大多數地區建立省市地方工合協會,并組建了大批工業生產合作社,在發展經濟、安置就業及探索所有制改革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工合協會理事長唐保玲和原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長、現任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周禹鵬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中國工合副理事長、上海市工業合作協會理事長陳啟豪在開幕式上發言指出: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產業園區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肩負著中國經濟轉型的重任,產業園區的體制也需要與時俱進重新梳理和明確。十九大報告中對區域發展和產業領域都做出了明確的部署,這正代表著我們今天在座各位園區建設者的目標和方向。總書記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決策者集團副總、園區大會副秘書長余洪波在大會上發布了《上海產業園區白皮書》。這也是上海首份產業園區白皮書,涵蓋了上海產業、土地、政策以及園區相關數據資料,旨在為上海產業園區的新發展提供一份園區全景圖。
本屆大會聚集了幾乎全部重要產業園區的大佬,在為期二天的會議中,大家就產業、園區、金融三方重構自身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以及園區發展、特色小鎮等話題,根據自身實際案例,通過主題演講及圓桌對話等形式與廣大與會者共同分享探討。
.jpg)
吉鶴立常務副會長在大會上演講團體標準 會議現場
關于團體標準的法律地位,吉鶴立常務副會長說,2017年11月5日,《標準化法》(修訂)版頒布,明確我國的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吉鶴立常務副會長指出,推行團體標準是經濟新常態的需要,凡需市場化行為的各個經濟體都需要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是企業發展取勝的要訣。《標準化法》明確,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團體標準。
吉鶴立常務副會長提出開發園區建設和發展要規范化,如何制定團體標準?建議:分別由政府、園區、行業組織提出提案。1.由政府部門提出制定團體標準內容有:地區規劃、園區地位、產業要求、發展目標等;2.由園區提出制定團體標準內容有:園區總體布局、企業準入、設施配套、產業協調、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責任等;3.由行業組織提出制定團體標準內容有:園區產業特點、產業管理規章、產業技術要求、企業規范管理等制定團體標準。
吉鶴立常務副會長演講中還介紹了制定團體標準的過程和團體標準實施,希望各地經濟開發區為求得更好地、規范化地發展,盡快制定適用于自己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團體標準!
會后,不少園區創始人和吉鶴立、萬劍嘯二位副會長開展討論,交換名片,探索發展前景。